每日一悟
〈交換日記〉 快樂從來就很簡單,一個晴朗早晨,一米燦爛陽光,一陣綿密細雨,一抹美艷斜陽;一花一草,一鳥一物,一聲一色,一感一意;一個眼神,一個問候…… 每個微小的快樂,都帶來一個深刻感悟。 只要願意,就把每個微細快樂,每個微妙感悟,每天一點,一點;一滴,一滴,記錄下來,保存下來。 當滿滿回憶都是快樂時,孤獨再跟不上我。 當斑白之年到臨時,與那兒時好友臨崖共坐,腑瞰大海,聽一闕海濤擊岸。邊享受快意涼風,邊交換畢生日記…… 如你亦有快樂分享,便不要等到斑白之年。當下,歡迎光臨!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從關心妍《愛是不保留》啓迪至高的愛〉
在看以下文字之前,請先聽聽這首歌: (文章類別:聽後感)
《愛是不保留》(In A Mood Of Faith)
主唱:關心妍 作曲、填詞:盧永亨 編曲: Jim Ling 監製 :劉港源
主唱:關心妍 作曲、填詞:盧永亨 編曲: Jim Ling 監製 :劉港源
視訊來源(1):http://youtu.be/dQkREAVpCOo
我每次聽這首歌都泣不成聲。歌詞中的「主」,就是主耶蘇基督;歌詞中的「愛」,是基督的大愛,真愛,永恒的愛。我哭泣,並不是因為不快樂、不開心,而是深刻的反思和感動。基督這種全然無私、毫無保留的愛,亦掀動了我對亡父亡母最深切的追慕與懷念。時間越久,思念越深。
我只是一個最普通的人,有著一個能感受快樂苦痛的身軀,因此即使我願意背負十字架而行,但我還是害怕我要上十字架經受這樣的痛苦,我害怕跟隨基督就需要背負這樣的十字架,因此事事猶疑不決,經常矛盾非常。但想深一點,我不願上十字架受苦,郤原來就是我此生和永遠備受痛苦的根源。因此我雖然害怕,仍願意背負起這個人生的十字架,一邊依靠祈求基督給我能力;一邊努力令自己有能力去肩負十字架,和有能力去面對那末日的降臨。
既是這樣害怕,為何仍要背起這十字架?
因為我親愛的人中,有人比我更為害怕!
只有即時肩負起眼前最痛的責任,才是避免和解除日後長期遭受身、心靈痛苦最根源的唯一最徹底方法。
只有即時肩負起眼前最痛的責任,才是避免和解除日後長期遭受身、心靈痛苦最根源的唯一最徹底方法。
我不願放手而一走了之!因為我明白到,放手的結果必然令我比背起十字架、上十字架所受的痛苦,來得更為劇烈和長久。看著自己最親愛的人受苦,心中的痛苦與無能為力的內疚,不是比起自己肉體上所受的苦還要深遠恒久嗎?這便是我從基督身上及時體會到的真理。
看到基督這樣死去,試問世上還有甚麼事值得不快樂呢?耶蘇的死有很多方面的價值,我認為最具價值的,是衪的「選擇」。衪本是神子,以衪所行的神蹟,絶對有能力可以殺死釘他在十字架上的人而逃過扼運。但衪甘願這樣做,選擇了以人類具有痛苦感受的身體,去接受最痛苦的死亡方式,目的只為拯救我們這群跟衪差天共地的無知蟻民。聽說情形就如一個人為拯救一群螞蟻,甘願化身為螞蟻中的一員,再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拯救這群無知渺少的螻蟻一樣。
我目前是個儒生,亦可說是佛徒。但覺孔子再仁;佛陀再空,仍難與基督相提並論!我相信孔子與佛陀有靈,亦會同意我這個說法。
從基督與人交流的事蹟中,可見衪是最絶頂聰明的人,因為祂原本就是神而非人!世上從來就沒有人敢自稱為神,或自稱為神而廣被長久接受的,曾被稱為神的人,極其量是後世對他們所做貢獻而後加給他們最高的尊稱。其實即使神聖如孔子與佛陀,亦只能是由人修成的人上人,但並非神!如果從文字上看,仙佛二字從人字旁;聖人亦有人字作附稱,因此無論如何他們都只是人。只有基督敢自稱為神,而神字從神旁。因此文字上有理由相信衪是唯一真神!
若從人的角度而言,孔子與佛陀的貢獻,已是人類的至極,他們在未知有基督之時,在他們所在所到的地方上,亦曾背起了他們的十字架,成就了人所能及的光輝。但論能力,論智慧,他們始終是人而非神!人又怎可能與神相提並論呢?
而基督降生塵世的唯一目的,只為接受和成就這個慘死,為拯救世人的慘死,就最體現了人難以及的最高智慧,和永恒的大愛,使見者甘心拜服其下。
有朋友認為,相信基督的,大多是一些在生活或感情上出現了重大挫折或缺失的人,又或者是想獲得作為一個基督徒的好處而出發的人。這的確是事實的一部份。但無論為了甚麼目的去加入追隨基督,但當聽完基督的事蹟,相信只要是有感有受的人,都會對基督產生由衷的讚嘆與愛慕,產生願意真心追隨基督的感動與決心。
要由衷地說出一句「我信主」並不容易,其中最難的地方是面對真實的自己,和擺脫醜惡的心魔。但信是不信,最好不要聽從旁人,而是親身去體驗,找出屬於自己的真情實感。如果未經了解,強去追隨亦毫無意義。在我個人而言,要獨力背起一個十字架,在人而言實在太難,個人的能力實在太過渺少。但如果加入到背負十字架的行列隊伍之中,背起十字架便成為可能,使每個人身上的十字架都變輕鬆許多了。
《愛是不保留》(2)
常 聽 說 世 界 愛 沒 長 久
哪 裡 會 有 愛 無 盡 頭
塵 俗 的 愛 只 在 乎 曾 擁 有
一 刻 燦 爛 便 要 走
而 我 卻 確 信 愛 是 恆 久
碰 到 了 你 已 無 別 求
無 從 解 釋 不 可 說 明 的 愛
千 秋 過 後 仍 長 存 不 朽
誰 人 受 痛 苦 被 懸 掛 在 木 頭
至 高 的 愛 盡 見 於 刺 穿 的 手
看 血 在 流 反 映 愛 沒 保 留
持 續 不 死 的 愛 到 萬 世 不 休
惟 求 奉 上 生 命 全 歸 主 所 有
要 將 一 切 盡 獻 於 我 主 的 手
我 已 決 定 今 生 再 沒 所 求
惟 望 得 主 稱 讚 已 足 夠
資料來源:
(1)《愛是不保留》視訊短片: http://youtu.be/dQkREAVpCOo
(2)《愛是不保留》歌詞:http://corncornconnie.xanga.com/631951946/item/
(3) 謝婉雯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C%9D%E5%A9%89%E9%9B%AF
(4) 基督教角聲佈佈道團 http://www.cchc.org/香港號角月報/生命的旋律/0912/愛是不保留-劉沙崙
(5) http://219.90.118.152/chat/index.php?topic=57120406005325&page=1
(6) 歌詞帝國http://lyrics.oiktv.com/lyric.php?sid=1775&aid=2849&lid=2849
(7)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90901442
(8) http://music.soso.com/portal/albumn/57/albumn_4226909157.html
(9) http://zh-yue.wikipedia.org/wiki/%E9%97%9C%E5%BF%83%E5%A6%8D#.E5.A4.A7.E7.A2.9F
(填詞人資料有待求證,暫請點擊這裡進入最新全文)
《愛是不保留》(2)
常 聽 說 世 界 愛 沒 長 久
哪 裡 會 有 愛 無 盡 頭
塵 俗 的 愛 只 在 乎 曾 擁 有
一 刻 燦 爛 便 要 走
而 我 卻 確 信 愛 是 恆 久
碰 到 了 你 已 無 別 求
無 從 解 釋 不 可 說 明 的 愛
千 秋 過 後 仍 長 存 不 朽
誰 人 受 痛 苦 被 懸 掛 在 木 頭
至 高 的 愛 盡 見 於 刺 穿 的 手
看 血 在 流 反 映 愛 沒 保 留
持 續 不 死 的 愛 到 萬 世 不 休
惟 求 奉 上 生 命 全 歸 主 所 有
要 將 一 切 盡 獻 於 我 主 的 手
我 已 決 定 今 生 再 沒 所 求
惟 望 得 主 稱 讚 已 足 夠
《愛是不保留》一曲傳頌已久,有粵語版、華語版、英語1及2版和婚禮版共五個版本,
,由基道文字事工盧永亨作曲及填詞,曾被眾多歌手以不同風格演繹,原唱者為音樂樂園合唱團。 2002年 《愛是不保留》粵語版和婚禮版《我信愛是恒久》一同收錄在《團契遊樂園3-薪火永傳》大碟中。 2003年 收入《團契遊樂園 - 新曲 + 精選》。2003年香港SARS(非典型肺炎)期間,為紀念因搶救SARS病人而殉職的首位公立醫院醫生謝婉雯(3)而推出了一個特輯,收錄了《愛是不保留》,由香港出生的美國女性Sharon劉沙崙牧師獻唱(4),於2005年收錄在以「愛是不保留-詩民集」大碟。2004年這首歌曲的粵語版又成為福音電影《天作之盒》的主題歌曲,由林志美演唱,收錄在《天作之盒》電影原聲大碟專輯及《天使心-經典電影電視主題歌》,亦有卡拉OK版(5),當時由Aubrey Suwito編曲(6)。 2005年 由「姫聲雅士」八人組合無音樂全人聲合唱,碟名為《姬聲雅士-無加添》。後來英文第一版《An Unreserved Love》作曲仍是盧永亨,填詞則是盧永亨和Queenie Lo合作,收錄在「愛是不保留II」,由Sharon唱。英文第二版《Unreserved
Love》填詞由盧永亨和Juwita Suwito合作,收錄在盧永亨作品集 2 《尋著您的那天》,由Juwita唱。國語版《愛是無盡頭》香港沒有錄製,據說版權賣給了台灣製作(7)。2009年粵語再版,由劉港源監製,重新由Jim Ling編曲,並由關心妍重新演繹,收錄在關心妍個人福音專輯「妍亮SHINE」大碟。(8)粵語版亦同時收錄在詩集中盧永亨作品集1-哼不完的歌第25。
關心妍(1979-)原名關惠文,英文名Jade Kwan。她是香港出生的實力派女歌手,入籍加拿大。她在1999年「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加拿大區總決賽)」奪冠;同年於上海舉行的「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總決賽)」奪「最具潛質獎」。後加入BMA唱片公司,2002年出道至今,已推出了十一張專輯大碟。關心妍多才多藝,除會演奏鋼琴、結他、色士風外,還會作曲及填詞,主要從事粵語及華語的福音流行音樂工作。(9)
資料來源:
(1)《愛是不保留》視訊短片: http://youtu.be/dQkREAVpCOo
(2)《愛是不保留》歌詞:http://corncornconnie.xanga.com/631951946/item/
(3) 謝婉雯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C%9D%E5%A9%89%E9%9B%AF
(4) 基督教角聲佈佈道團 http://www.cchc.org/香港號角月報/生命的旋律/0912/愛是不保留-劉沙崙
(5) http://219.90.118.152/chat/index.php?topic=57120406005325&page=1
(6) 歌詞帝國http://lyrics.oiktv.com/lyric.php?sid=1775&aid=2849&lid=2849
(7)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90901442
(8) http://music.soso.com/portal/albumn/57/albumn_4226909157.html
(9) http://zh-yue.wikipedia.org/wiki/%E9%97%9C%E5%BF%83%E5%A6%8D#.E5.A4.A7.E7.A2.9F
(填詞人資料有待求證,暫請點擊這裡進入最新全文)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詞人黃霑傳奇〉
黃霑生平概覽
黃霑是香港著名的作曲填詞人,曾在中、港、台三地獲奬無數,乃當代粵語流行歌曲重要人物之一。黃霑原名黃湛森,人稱霑叔、不文霑。他祖藉番禺,一九四一年出生於廣州,一九四九年隨父母移居香港,十五歲參與電影音樂和唱片製作。一九六三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後,從事廣告、電影、作曲、電視臺主持人等等。廣告界稱他為:「廣告老頑童」;他與金庸、倪匡、蔡瀾又合稱「香港四大才子」;又與倪匡、蔡瀾合稱「香港三大名嘴」;與顧嘉輝又以「輝黃」組合參與七、八十年代無線電視劇主題歌曲創作,作品如《滄海一聲笑》、《上海灘》、《楚留香》、《家變》、《奮鬥》等,主要由顧嘉輝作曲,由黃霑填詞。黃霑寫過二千多首歌曲,無一不是經典之作,故又被冠以「流行歌詞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廣告歌「兩個夠晒數」、廣告語「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來皆出自他手;所著的《不文集》賣出六十多版,至今仍保持香港袋裝書最暢銷紀錄,為他帶來「不文霑」之稱號;但這個稱號還跟黃霑刻意營造出豪邁坦蕩的個人風格有關,例如他在九十年代亞視《今夜不設防》節目中就公開大談性話題。他又以淵博的學識、敏捷的才思而被譽為香港「人世中的才子」。
黃霑於一九九七年五十六歲重返港大攻讀哲學博士,花六年時間寫作博士論文。他曾為天主教徒,晚年潛修佛學,但生平啫好煙酒,晚年雖因病戒掉,但最終難逃病刧,於二零零一年證實患上肺癌。但他依然在病中完成博士論文,於二零零三年以六十二歲之齢考獲港大博士學位。至二零零四年十一月,黃霑病逝於本港大圍仁安醫院,享年六十三歲。
黃霑病故後,香港文化界高度推崇他對香港文化的貢獻。黃霑一生獲奬無數,至死未絶,死後仍需由任職無線主持的女兒黃宇詩,替已身故的他領取由無線二零零五年頒發的「二零零四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口琴與三篇論文
黃霑八歲隨家人移居香港後入讀喇沙書院。他自小極具音樂天份,小學五年級已在學校任口琴隊隊長,十六歲跟隨口琴大師梁日超習口琴,中一首度參賽便奪口琴獨奏第三名,後以校隊參賽連奪五屆口琴四重奏冠軍。
黃霑廿二歲畢業於港大中文系,畢業論文為《姜白石詞研究》;一九八二年再於港大攻讀哲學碩士,論文為《粵劇問題探討》;二零零三年獲港大亞洲研究中心頒發哲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是黃霑在病中花了六年的時間才完成的。黃霑在港大三個學位的論文均與音樂有關,性質從學府一直推展到大眾文化,與其一生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
婚姻生活
一九六七年黃霑與著名歌星華娃結婚,育有兩子一女,其女兒即無綫電視主持黃宇詩。一九七零年代中期,黃霑認識女作家林燕妮。黃霑因戀上林燕妮,令當時身懷黃宇詩的妻子華娃於一九七六年堅決離婚。期後黃霑與林燕妮合組「黃與林廣告公司」,在邀請金庸見證下成婚,十四年後分手收場,林燕妮亦否認曾與黃霑註冊。至一九九五年五十四歲的黃霑,再與助手陳惠敏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
職場傳奇與成就貢獻
黃霑多才多藝,每個工種逢踫必精;又處處左右逢源,成為職場一代傳奇。黃霑由早期加入煙草公司的廣告部職員開始,便步步高昇至廣告創作總監及廣告公司總經理,其間為港首奪廣告界最高榮譽「基奧奬(Clio Award)」,後再貴為廣告公司總經理。與林燕妮自組「黃與林」廣告公司後又獲全球最大廣告公司收購,令他成為該公司香港區副主席。其間他在影視界又不斷參予各種文、歌、影、視媒體的不同工作,並身兼各種歌、影、視的比賽評判、頒奬人等等。他曾為電影編、導、演及配樂;香港資深電視主持,精通國、粵、英語,有即興急才;曾寫曲、當監製、創作廣告歌曲;出版書目逾三十本,包括雜文、小說、訪問、廣告心得,當中《不文集》印行過六十版。
黃霑在創作方面成績最為優異,特別填詞方面便多達二千多首創作,首首膾炙人口,獲奬無數。最高峰為一九九一年連奪九奬,包括金針奬、最佳唱片監製、最佳作曲、最佳歌詞及金曲金獎等。黃霑一生作品全屬經典,幾乎去到「一作一奬項」或「一作多奬項」的地步,至一九九零年代中期作品才漸被冷待。他筆耕四十年來,作品構成了一整代香港人的文化思想。
參考資料: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林夕《無間道》與《無間道》〉
要了解《無間道》的歌詞,便先要看《無間道》電影。《無間道》的電影內容與主題曲歌詞意義緊密相關。電影負責說明兩位主角身處的「無間地獄」中具體狀態;歌詞則沒有明確說明具體狀態,而是負責讓身在「無間地獄」的兩位角色按歌詞抒緩情緒、吐露感受;和深入了解自身的迷失處境。而電影中的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和心境,恰恰就如當時正身處由「九七回歸」、「沙士」(SARS) 、「金融風暴」 混合成「無間地獄」的本港及亞洲地區社會人士的普遍心態。因此《無間道》的歌詞,就能廣泛引起了這時身在這些災難中的人的共鳴,並流行了很久。
《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 是一部港產警匪片,故事大意講述兩個雙重身份、既隠蔽又迷失自我的人所經歷的故事。兩位主角一個是一心想做個好警察的警方臥底陳永仁(梁朝偉飾);一個是黑社會臥底劉健明(劉德華飾)督察,兩人同樣為混亂的雙重身份而身陷無間地獄般的苦境,故兩人同時亦不謀而合地想要離開這個無間地獄,回復真正的自我而重過新生。但一旦人在江湖,便身不由己,兩人在半正半邪的角色交錯間受盡嚴峻考驗,墮入無間地獄永無翻身之日,最後兩人都各自走上悲哀的不歸路。
環亞電影執行董事、《無間道》出品人莊澄認為,好萊塢要重拍一部電影,最重要的理由是影片的概念吸引人。例如《無間道》,他們最欣賞的是該片的「惟一性」。梁朝偉黑社會臥底並不新鮮,但劉德華混入警察局做臥底就很少見,這樣兩個正反角色之間的戲劇衝突似乎從未有人展開過,就是這個「惟一性」讓好萊塢很有興趣改編。 《無間道》電影既然概念吸引、具「惟一性」,再加上緊湊刺激的劇情描述、乾淨俐落的敘事風格等眾多因素,令二零零二年首次上映便旋即創下五千五百萬港元票房紀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無間道》掀起了一片警匪片熱潮,激起電影公司對電影的投資意欲,影響遍及國際。往後電影公司還續拍了一系列《無間道》電影,包括前傳《無間道二》,和後傳《無間道三:終極無間》;相關電影還有《無間道風雲.神鬼無間》、一齣莫仿《無間道》的喜劇電影《精裝追女仔2004》。莊澄說當年就算徐克、吳宇森這樣出色的導演,拍了好電影都要等上一兩年,國外才會留意。但《無間道》上映才兩三天,美國的電影雜誌已經大肆報道,影評人也很留意。結果上映才兩個星期,美國華納電影公司及另外五六家公司就紛紛上門表示有興趣購買它的重拍權。 結果《無間道》在美國由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Miramax Films) 發行後,再被荷里活 (Hollywood) 的電影公司購入版權,改編成電影《無間道風雲》於二零零六年公映。
《無間道》一片獲奬無數,包括金馬奬六項、香港電影金像奬七項、香港電影金紫荊奬六項、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奬兩項、香港特區十週年電影選舉兩項、日本藍絲帶奬一項。
《無間道》主題曲比起電影本身,則流行得更長久,至今仍間歇地在本港各處聽得到這首歌在播放。若說《無間道》電影被視為非典期間振興本港的電影之作 ,那麼《無間道》主題曲的成功,則關鍵在於它的歌詞,使它成為九七回歸、非典、金螎風暴災難性歷史時刻中,扮演著撫慰、開解災難中人們心靈鷄湯的角色。
《無間道》歌曲由兩位主角劉德華和梁朝偉主唱,有國語和粵語兩個版本。其中粵語的《無間道》主題曲,在香港電影金像奬中獲「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由伍樂城、陳德建作曲、編曲及監製;林夕填詞。
《無間道》一曲所引起的熱潮,除了主角和主唱者本身的影響力、電影故事情節緊揍吸引等等多方面高質因素合作外,《無間道》主題曲的歌詞對此熱潮的延續維持,最是貢獻良多。《無間道》的歌詞就是當時最易引起社會人仕共鳴的一個很重要因素,而且是引發地域性共鳴的因素。因為作品推出時間是二零零二年末,正值九七回歸展開、「沙士」降臨,又爆發了全球災難性的金螎風暴,《無間道》的歌詞內容,便恰好準確地命中了這時期社會人仕的疲憊欲變而苦無出路的茫然迷失心態,影響涉及與金螎風暴、「沙士」有關的國際地區,主要為亞洲。《無間道》歌詞影響心靈層面最廣的,自然香港人。九七回歸帶給香港人多重身份;同時又是港人未願面對、接納、承認的身份,《無間道》兩個主要角色的臥底雙重身份的各種處境衝突,就正好讓當時多重身份的港人代入。當時港人本已在九七回歸中摸不清路向;但偏偏禍不單行再遇上百年難遇的「沙士」和「金螎風暴」潮,就如電影中的兩個角色,本已因臥底身份而在迷失自我當中,繼而再遭到清除內奸行動的情形一樣,使壓力百上加斤,對自身的身份更加含混。
《無間道》歌詞所引起的潮流和廣泛性影響的造成,包括了林夕「以佛入詞」 的創作手法所填的歌詞,這首歌詞亦可以說,是林夕對佛學思想最為優秀的演繹:
《無間道》主題曲(粵語版) 主唱:劉德華、梁朝偉 作詞:林夕 作曲:伍樂城
華:我要為我活下去 也代你活下去 捱極也未曾累
偉:忘掉我有沒有在陶醉 若有未來依然要去追
華:生命太短 明日無限遠 始終都不比永遠這樣遠
偉:不理會世上長路太多 終點太少 木馬也要去繼續轉圈
華: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盡面前路 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
偉:明明我已奮力無間 天天上路 我不死也為活得好
合:有沒有終點 誰能知道 在這塵世的無間道
偉:生命太短 明日無限遠 始終都不比永遠這樣遠
華:不理會世上長路太多 終點太少 木馬也要去繼續轉圈
偉: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盡面前路 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
華:明明我已奮力無間 天天上路 我不死也為活得好
合:有沒有終點 誰能知道 在這塵世的無間道
華:如何能離開失樂園
偉:曾流連忘返總是情願
華:要去到極樂遙長路遠
偉:吃苦中苦
華:苦中苦
偉及華:亦永不間斷
合: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盡面前路 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
明明我已奮力無間 天天上路 我不死也為活得好
快到終點 才能知道 又再回到起點 從頭上路
以合唱去演繹這首歌,就最能表達出兩個角色身份和心靈的混亂交錯,和表達兩人心中同樣的渴望。歌詞中的「我」同時代表「我們」,即電影中兩主角。歌詞一開始便在說明歌詞中的「我」的處境和感受:「我要為我活下去」一句,揭示了「我」活在最大的痛苦之中,曾深入考慮過、想到過要死。但因為我仍存在,因此我要為自己而活下去。接著的「也代你活下去」中的「代你活」,就留下一片很廣大的可能性,好像有點難以理解。但如果看過電影中這兩位本來互相間惺惺相識的人物,去到最後不是你死便是我活的處境時,劉德華所飾演的督察槍殺了梁朝偉飾演的警方臥底一幕後,便能了解到「代你活」的複雜性和深層意義。因為我要活,你便得死。因為「你」這個「朋友」在我心中佔有重要的份量,無奈命運弄人,大家是對立的身份。既然人在江湖,便身不由己,到了這你死我活的時刻,我決定我必需活。在我必需活時,你便必需死。因此由我來「代你活」。在代你活之中,還包含了對「無間地獄」的理解,明白到「活著未必比死去好」,因此如果活著的是我,活著的痛苦便由我來承擔;因為如果活著的是你,你亦會告訴我:「活著的痛苦由我來承擔」。這倆位對立的「朋友」間複雜的情誼之所以能產生,到心中互相惺惺相識,便是由於相似的存在境況而起。歌詞中明顯說明了二人共同存有要「代你活」三字所代表意義的近似想法、感受、認識。因為要「為我活」和「代你活」,「我」如何辛苦也從未吐露過「疲倦」二字。這種複雜情緒、複雜處境並不易吐露而說得明白,這樣簡潔一句,正好為眾多港人說出這難以言表而又想說出的話;亦正好讓以往一直為了自己和親人生活得好,而拼命苦幹的港人代入角色,以稍稍抒發和釋出一點痛苦。這處境正好就是立身於香港本身的商場、政場、職場中等各種不同程度人際角力的寫照。
第二句「忘掉我有沒有在陶醉,若有未來依然要去追」較為容易理解。「因為我曾經身在地獄,沉醉在其間而不自知,還以為自己活得很快樂、很願意。然你我都曾同樣經歷在這種無知之中。既然現在大家都覺醒了,便請你、我都忘掉我曾經陶醉其中的無知。但在九死一生的處境下我不甘心坐以待斃,只要仍有一線生機,仍有一路可行,哪怕只是一道充滿荊棘的窄縫,仍必須奮起去努力追趕未來,和逃出這個無間地獄。「生命太短,明日無限遠,始終都不比永遠這樣遠」中說到:生命這樣短,明曰這樣長,我已感到很疲乏。我就像花費畢生之力,都無法追趕到離我這樣遙遠的未來夢中理想國度。「不理會世上長路太多終點太少,木馬也要去繼續轉圈」一句說:人生有太多曲折長路,能走到終點的人太少了。人生的路途就好比木馬在圈子裏不停的轉圈一樣,木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存意義,只知道不能停步,和必須不停地追趕,身後的木馬亦不停地追趕著我。木馬既不知自己在追趕甚麼,為何要每天艱辛地不停在追趕,既不知道終點到底在哪裏,又不知何時才能到達、何時才可以停下來休息,和是否能去得到終站。在全曲最末一句,林夕以「快到終點才能知道,又再回到起點從頭上路」來回應木馬圈這個「認識到真相」的比喻。這個木馬圈不就是真實的港人當時的人生嗎?每個人都被很基本的生活欲望吸引著,追趕著,正好就如木馬圈中的木馬一樣的處境。但無論如何的兼程努力,最終都跑不出去,更沒可能做到「終非池中物」的自由人。而且一生都被困、被限制在這個窄小的圓框框之中,永無止息地一直追趕和被追趕。這個木馬圈就如佛學所言的輪迴說吧。
第二部份是重覆的高潮段,是整首歌的情感格調所在,歌詞中的「我」對天天無止境地跑己感到疲倦,在反覆問天問自己:「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盡面前路,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明明我已奮力無間天天上路,我不死也為活得好;有沒有終點誰能知道,在這塵世的無間道」這次林夕用了「彼岸」一詞:明明我已晝夜兼程,盡了所有的努力無休止地趕路,但為何夢想的「彼岸」還未到呢?我活得這樣痛苦仍未有過死的打算,只是簡單地為了活得好而繼續生存下來。在這樣一個塵世中活生生的無間地獄裏,有誰會知道到底有沒有終站,到底有沒有能停下歇息的一天呢?
最後第三個部份結尾歌詞說明了「身陷無間地獄天天受苦而不能離開」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呼應和解釋了第一部份的「木馬為何要天天不停地轉圈」。因為有了前面的疑問,開始有了這層認識。「我」意識到他因為追逐名利,而令自己身陷如木馬圈般的世界。「我」所追趕的理想,偏偏就如趕古代趕驢人吊在驢子前面的紅蘿蔔一樣,驢子永遠可見而不可得。但因為驢子想得到紅蘿蔔,故不停地追趕著紅蘿蔔奔跑,自以為總有一天會追趕到這個紅蘿蔔而永遠受縳馴服於驢主人。這時疲憊的「我」終於完全「覺醒」了,「我」終於認識到自己所身處的,是個永無止境地奔跑的木馬圈,永無終站,直至死在途上為止的危險,才驚覺必須要離開這個無間地獄,故反覆思考自問自答:「如何能離開失樂園?曾流連忘返總是情願」這次林夕使用「失樂園」一詞代表無間地獄,是因為後句的「留連忘返」。因為以往曾因追逐某些名利妄想,令到自己身陷無間地獄而不自知,還以為這是一個值得停留、居住的快樂園地,曾經留連忘返出自當初無知的心甘情願,而不是被別人迫害至此的。還以為自己已經踏上了極樂世界的路途上而沾沾自喜,如何吃苦亦從不間斷,心甘情願地趕路,其實只是在一個小框框內跑圈。這裏一句「曾流連忘返總是情願」就說明了佛理中含有的「人的痛苦由於人的欲望,是自己一手造成,而非別人加害的」的部份。歌詞中的我至此才大徹大悟,深徹地明白到這一點,但要回頭或抽身時,卻並不容易了。「我」能做的,仍然只能是不停地趕路,因為「我」在看清真相後,明白了進去容易離去難,停下來便必需付上死的代價。
這段說的極樂世界,與先前部份的應是兩層意義,前面的極樂應指「我」因無知而誤解了的極樂世界,是「我」自以為是地以為極樂世界就是自己的個人理想世界。但這段的「我」已覺醒到自己原來一直身陷無間地獄而不自知,也覺醒到「曾連忘返」是因為「情願」,因此這裏說的極樂才是佛家所指的極樂,是指「我」離開「失樂園」,重拾自由、自我而回到真實世界之中過簡單的生活。「快到終點才能知道,又再回到起點從頭上路」這句結尾是整首歌詞的點睛之作,因有了上述經歷、覺醒與認識,「我」因此看透了世情,明白到每個終站就是回到了起點要重頭再來。如仍不醒悟,只會如木馬般在人世間一圈又一圈、茫無目的地轉圈而永無止息,直至死在途上。這種狀況都是非典時期很多港人的生活狀況。
可惜的是,電影中兩個主角最後的結果,是一個被槍殺掉;一個因殺了人而面臨刑事審判,吉兇未知。可見的是,兩人最後都無法逃出無間地獄,不幸地踏上了各自的不歸路,和永無止境地身陷無間之中受苦。《無間道》歌詞的本身已經如一個故事般吸引;林夕又聰明地把歌詞舖排成一個「活在沉淪中漸漸覺醒的過程」,即使不是非典期間的受害者,也很容易代入到當中處境,而得到這個深刻的體驗與認知。在這首歌中,林夕用詞言簡意賅,超渡了不少非典時期的「亡魂」。兩位主角的經歷和結果亦警醒了當時不少仍如夢初醒,或仍未認清自身身份、位置的迷失者。又演活了深奧的佛理。只填這闕歌詞,林夕已然功德無量。想必這便是《無間道》歌曲風行當時的主要原因了。
~~全文完~~
參考資料:
SARS=基因科學應用有限公司
http://www.dnatech.com.hk/CH/sars.htm
SARS(港人簡稱非典或沙士)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新型呼吸系統疾病,最初發生於2002年11月中華南地區。該病爆發生後迅速在全球擴散,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至2003年8月止,感染人數已達到8,450人,死亡率為10%。香港發現首例由該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此病具有極高的傳染率和死亡率。人們對這種新型綜合症所知甚少,症狀亦類似流感和肺炎,主要通過接觸傳染,也能通過空氣或其他未知的途徑傳染。所以,有效控制SARS的傳播在於快速檢測。據報道,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被命名為Urbani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見圖)與SARS的爆發有關。對感染患者做出SARS冠狀病毒(SARS-CoV)早期診斷至關重要,可以隔離受感染者,將因隔離和旅遊限制所帶來的國家收入損失減至最少。
亞洲金融風暴=維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6%B4%B2%E9%87%91%E8%9E%8D%E5%8D%B1%E6%A9%9F
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於1997年7月至10月,由泰國開始,之後進一步影響了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它的資產價值。印尼、南韓和泰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香港、寮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波及。而大陸、台灣、新加坡受影響程度相對較輕(大陸在此次金融風暴前實行宏觀調控,並因市場尚未完全開放,使損失得到減少)。日本則處在泡沫經濟崩潰後自身的長期經濟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風暴的影響並不大。
網路電影資料庫http://www.imdb.com/title/tt0338564/
網路電影資料庫簡介=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6%B2%E8%B7%AF%E9%9B%BB%E5%BD%B1%E8%B3%87%E6%96%99%E5%BA%AB
華夏經緯http://big5.huaxia.com/zk/wh/00152418.html
華夏經緯http://big5.huaxia.com/zk/wh/00152418.html
米拉麥克斯影片公司簡介=互動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E7%B1%B3%E6%8B%89%E9%BA%A6%E5%85%8B%E6%96%AF%E7%94%B5%E5%BD%B1%E5%85%AC%E5%8F%B8
荷里活(另譯:好萊塢)簡介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D%B7%E9%87%8C%E6%B4%BB
無間道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9%96%93%E9%81%93
香港電影金像奬(Hong Kong Film Awards)
http://www.hkfaa.com/
http://www.hkfaa.com/history/list_22.html
無間道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9%96%93%E9%81%93
無間道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9%96%93%E9%81%93
林夕以佛入詞=明覺雜誌2009年8月12日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1422
無間道歌詞=魔鏡歌詞(己作修改)
http://mojim.com/twy100162x71x1.htm
此文章的連結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一個夢=瀨尿蝦魂〉
夢境內容:
我正在館子吃火蝸,廚子端來一盆子菜,裏面甚麼都有。我伸手拿來燙時,卻發現當中有數隻洗刷得很乾淨的活蠍子,顏色是鮮嫩的墨綠色。
我很害怕,立即想到牠們是否新款的材料?還是廚子不小心讓蠍子跑進菜中呢?火煱材料有活物並不出奇,但我從未見過以活蠍子作菜的。我四望不見有店員蹤影,無法問得結果。於是我試著夾起蠍子來燙,當夾子一踫到蠍子,立即地,我腦海便浮起了瀨尿蝦的模樣來。
我不敢再碰蠍子,怕被牠的有毒的尾巴刺傷,也不敢把它的鉗子折下來。我不知道怎樣才可以吃牠。我想把它的外売拆下,然後把肉放進口中,心中卻想著是否該吃牠,又想像該怎樣吃牠。但一想到它是活的,便感到發毛和害怕,連拿起它的勇氣都失掉。我想問廚子牠們是否原備吃料,但總是找不到廚子和店員。於是在極不安的情緒下驚醒。整個夢境沒見過人影,沒說過一句話,全是自己的思考迴盪。
認為日間的相關活動:
由於近期迷上了吃瀨尿蝦,開始是兩個月前朋友請客,買了很新鮮的瀨尿蝦,並教會我不被瀨尿蝦刺傷的吃法。以往我不懂吃法,故每次吃一兩隻後,手和舌頭都被刺傷了,故即使美味自己一向不會買來吃的。但學會吃法後,立即重新被牠的甜美味道吸引。
街市有的時候,我便買半斤來吃;但當越吃越愛時,到街市卻往往沒有售賣而樸空。故此當見到街市有售時,便會立即加碼購買,份量加到一斤,昨天更是一口氣買了二斤來吃。 而整個購買至吃的過程,令我最感難安的,就是把活生生的瀨尿蝦放進沸水中的時候。每次看見牠們在滾水中挣扎,我便感到良心不安的刺痛,立即蓋上鑊蓋,以免看到這恐怖場面。
想到要阻止自己再吃瀨尿蝦的慾望,我想最好的方法,該是多吃些去滿足自己吧,吃厭以後便不會再買來吃,便不會「心思思」了。 偏偏在最想吃的時候,街市總是沒貨,使我更為心癮難耐。沒想到要吃時,偏偏街市有售還價廉物美。如此反覆吃完又等,等完又想再吃,戒不掉反而越吃越多。
我殺牠們的藉口還很多呢,例如:
「牠生來便是要被人吃的,誰叫牠是瀨尿蝦。我不殺牠,牠仍是要被別人買了煮來吃的。」
「牠被吃的一刻,才是牠生存最有價值,綻放光芒的一刻,才不致白活一場,白白犠牲。」
「即使我不殺牠?離了海水,數小時後牠仍是會死的。」
「要去有咸水的地方放生需要時間,在去到前牠很可能已死去。」
「要選擇適合放生牠的地方也非易事,例如海灘會弄傷泳客;碼頭放牠也許未必適應大海生存,被海中生物吃掉......始終難逃一死,或許牠會死得更痛苦。」
「我把水煮滾些使牠能速死,把牠的痛苦挣紥減至最少,或許才是給牠最好的死法吧......」
可是無論我怎麼想,在煮牠們的時候所看見的挣扎,仍使我襟不住內心不安刺痛難安,這才是我最需要面對這種吃的事實真相。 我想,夢中的蠍子該是代表這群被我吃掉的瀨尿蝦魂吧。我終於決定,從此不再買活的來吃。
〈每日一情緒〉
很多負面情緒都源於「壓力」,例如工作、學業、人際關係上的壓力,這些壓力最初造成的情緒反應必然是緊張,以後相繼產生對處身環境人、事上的恐懼;繼而出現挫敗感、抑鬱、反感、惱怒等等多樣的情緒反應。如果情況持續,會產生很多嚴重的不良後果例如精神病、自殺殺人等等恐怖事情。因此必須使自己快樂起來,也要逐一認識各種情緒反應,和這些情緒反應的來源以作根治。
「快樂」
就「快樂」這種情緒來說,「快樂」本身就是一個普遍願望,自然而來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如果刻意尋求「獲得快樂」的願望,就變成一個負擔了。因為要刻意去求,所以便會找很多事來做,以達到快樂的目的。如果要求不高,仍可以為自己製造一點人為快樂;但如果達不到自己定下的快樂要求和目標,反而為自己製造出痛苦了。
〈個人見解〉
這個只是我個人見解:
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表達方式通常是笑。這種反應通常由於感受到健康良好、安全感、愛情、有好的工作、理想的成績等等而來。知足的人容易滿足,故較易獲得快樂。但如果縱容快樂感受,便很易如賭徒陷於賭博中不能自拔般,陷進留戀快樂的沉淪當中去。因此在享受快樂之餘,也要經常提醒自己:「這快樂已成過去,保留這種愉悅感受的記憶,但亦要懂得適時抽身,以繼續經歷人生的其它旅程。不能只為了留戀一個快慰感覺,而一再沉迷而停步不前,才能感受、見識其它樂事。」
要獲得快樂,通常有很多方式。我們可以先衡量自己身處的生活環境質量,然後尋找物質和精神上的平衡點。最重要的是先要知道自己想要甚麼,然後一一滿足自己。但有時一些夢想是很難實現、不易獲得滿足的。例如物質方面,每個人都想有一個理想舒適的房子,但以香港為例,這卻是一個奢求。按房屋局的量度,公共房屋每人佔五十尺最基本的空間,已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享有。在這種不幸的環境下,連擁有一個人基本應有空間的願望都難以實現時,便只能調節自己的物質要求尺度了。精神方面通常建基於物質上或情感上的不能滿足,而產生多樣性的心理不平衡狀態。例如失戀、失業、失去健康等,如果情況持續無法改善,便必定引起連串負面的心理情緒反應。有些人會審時度勢尋師問友,以檢討自己尋求理想所使用的方法,以改善生活質素;有些人會以宗教信仰作為改善、調節心理質素;或以宗教作為情感依歸等等。但無論用甚麼方法,最終目的都是為尋求達到快樂滿足。因此如果無法改變現實,便必須改變、調節自己的願望和心態。所以,我們必須一一認識這些深深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正、負面情緒反應。
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表達方式通常是笑。這種反應通常由於感受到健康良好、安全感、愛情、有好的工作、理想的成績等等而來。知足的人容易滿足,故較易獲得快樂。但如果縱容快樂感受,便很易如賭徒陷於賭博中不能自拔般,陷進留戀快樂的沉淪當中去。因此在享受快樂之餘,也要經常提醒自己:「這快樂已成過去,保留這種愉悅感受的記憶,但亦要懂得適時抽身,以繼續經歷人生的其它旅程。不能只為了留戀一個快慰感覺,而一再沉迷而停步不前,才能感受、見識其它樂事。」
要獲得快樂,通常有很多方式。我們可以先衡量自己身處的生活環境質量,然後尋找物質和精神上的平衡點。最重要的是先要知道自己想要甚麼,然後一一滿足自己。但有時一些夢想是很難實現、不易獲得滿足的。例如物質方面,每個人都想有一個理想舒適的房子,但以香港為例,這卻是一個奢求。按房屋局的量度,公共房屋每人佔五十尺最基本的空間,已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享有。在這種不幸的環境下,連擁有一個人基本應有空間的願望都難以實現時,便只能調節自己的物質要求尺度了。精神方面通常建基於物質上或情感上的不能滿足,而產生多樣性的心理不平衡狀態。例如失戀、失業、失去健康等,如果情況持續無法改善,便必定引起連串負面的心理情緒反應。有些人會審時度勢尋師問友,以檢討自己尋求理想所使用的方法,以改善生活質素;有些人會以宗教信仰作為改善、調節心理質素;或以宗教作為情感依歸等等。但無論用甚麼方法,最終目的都是為尋求達到快樂滿足。因此如果無法改變現實,便必須改變、調節自己的願望和心態。所以,我們必須一一認識這些深深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正、負面情緒反應。
訂閱:
文章 (Atom)